猕猴担杆岛,万山群岛最大的岛屿,面积13.5平方公里。距离珠海市区40海里、香港11海里。因为形似“扁担”而得名,全岛7个山峰连成一线,呈东西走向,主峰为樟木湾顶,海拔322米。猕猴由东北向西南,分别被称为担杆头、担杆中、担杆尾。
因为远离大陆,交通不便,担杆岛没有怎么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,担杆中、担杆尾保存完好的森林,为野生猕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栖息地。猕猴这里绿化率达96.6%,除了猕猴之外,还有84种野生动物,438种维管束植物。
1989年11月,担杆岛猕猴保护区成立。保护区由担杆岛和二洲岛组成,总面积2270公顷。主要保护对象为猕猴及海岛森林生态环境,猕猴是广东珍贵稀有生物型自然保护区之一。
猕猴 岛上猕猴从何而来?
种源追溯至6000年前
距离大陆40海里的担杆岛上,是如何有了这么多的猴子?
猕猴又名“恒河猴“,在印度最多。很长时间以来,担杆岛上有个传说。说是不知什么朝代,曾经有一艘来自印度的商船,在经过海岛的时候触礁沉没了。当时这艘印度商船上载了一些猕猴,这些猕猴游到了担杆岛,然后慢慢繁衍壮大。
然而,这个传说经不起推敲。除了担杆岛,广东的内伶仃岛、二洲岛、上川岛上都有猕猴的身影,印度商船上的猕猴不可能游得了这么远吧?
该保护区站长安东告诉我们,根据地质专家的考证证明,担杆岛主要由花岗岩构成,猕猴属于华夏古陆的一部分,是在第四纪冰期时才形成的海岛。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时期,海洋比现今低130~150米,当时珠江口的岛屿是和陆地相连的。由于第四纪冰期海洋逐渐上升,大约距今6000年左右,海洋缓慢升至现在的高度,担杆岛由此形成。猕猴也就是说,担杆岛上的猕猴种源,要追溯到6000年前,沧海还是桑田的时代。
值得一提的是,曾几何时,在陆地之上也是有不少的猕猴的。不过,因为大陆受人为影响较为严重,植被遭到破坏,再加上人类的滥杀滥捕,猕猴才逐渐灭绝了。猕猴而海岛是个封闭的小环境,受人类影响较小,猕猴反而留存了下来。
猕猴尸体去了哪里?
猴群或有“掩埋仪式”
担杆岛上这么多的猕猴繁衍了几千年,可是岛上却甚少见到猴子的尸体。它们都去了哪里?
安东告诉我们,担杆岛上的猕猴数量虽然很多,但是它们并不是这个封闭环境中食物链的最上端。担杆岛上有不少凶悍的蟒蛇,它们正是猕猴尸体的“清道夫“。
然而,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解释而已,刘清伟有他自己的答案。他告诉我们,他在担杆岛上生活了20年,确实很少见到猕猴的尸体,但是,他怀疑猕猴群落中有一个神秘的尸体“掩埋仪式”。曾经有一次,担杆岛上刚刚下了一场大雨,他例行进入山林巡逻。发现一个鼓起的小土丘上,有猕猴爪子的痕迹。“我顺着痕迹寻找,在土丘之下,有一截猕猴的尾巴露了出来。那是我第一次、也是唯一一次见到猕猴的尸体。”
安东告诉我们,目前保护区有意在担杆岛多装一些监控装置,目的就是找到这个疑问切实的答案。“除了猕猴尸体之谜,关于猕猴是怎么生育的问题,也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,这都是未来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。”
[返回首页] [关 闭] |